top of page

大龄要不要读博?这些是否是你正在面临的问题?

有不少同学在做关于读博的抉择时,已经是工作多年后,重新回到人生的分岔路口。而相比本硕博连读的同学,大龄读博的同学可能面临的问题更多,压力也更大。

小助手整理了以下7个,“大龄读博”经常会问到的问题:

  1. 读博是否有年龄限制?年限真的很长吗?

  2. 考博难度如何?选国内还是国外?

  3. 每年都会有不少高校发布博士生清退名单,是否真的很难毕业?

  4. 很多岗位都有年龄限制,毕业后还能顺利找到工作吗?

  5. 博士延毕真的是“家常便饭”吗?

  6. 面对经济、科研和家庭等多方面的压力,如何平衡?

  7. 如何确保博士论文在查重过程中不被标记为抄袭?


以上这几点可能你正在面临,虽然这些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但是小助手希望但接下来的内容可以帮助你解决困惑和缓解焦虑。



读博是否有年龄限制,年限真的很长吗?


关于读博是否有年龄限制和年限长短因国家和学校而异,不同国家和学校有不同的要求。一般来说,读博没有明确的年龄限制,但是有两个现实问题需要面对。

一个是就业,很多高校都卡在35岁,因此有了“35岁博士是个坎”的说法,但现在有些学校已经放宽了年龄限制


另一个问题就是我国各种典型基金项目的年龄限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申请当年1月1日男性未满35周岁,女性未满40周岁。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申请当年1月1日男性未满38周岁,女性未满40周岁。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申请当年1月1日未满45周岁。

在国家级项目中,青年项目相对更容易申请,如果是入职高校,这一点对学校来说很重要。


此外,虽然读博没有明确的年龄限制,但学习毕竟是很考验精力的一件事情,尤其是博士生经常要面临各种科研压力、课题研究等等,年龄越大,身体素质也可能会跟不上。




考博难度如何?选国内还是国外?


考博的难度因人而异,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选择国内还是国外时,你需要考虑自己的个人情况和职业发展规划。


国内读博竞争大,名额有限,毕业难度较大,而国外读博学校选择更多,但一般一个博导会带多个学生,精力有限。


此外,国内侧重于以科研成果和学术论文为重心,而国外则更关注对科研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和思维方式的训练,而非刻意要求学术成果的数量。


因此,你需要清楚自身的职业发展目标,未来是打算继续留在国内还是到国外发展,打算在哪里定居。


同时,你还需要考虑自己的经济条件,国外读博对经济条件要求更高,需要有足够的资金能够支持自己学业和满足日常生活开销。



每年都会有不少高校发布博士生清退名单,是否真的很难毕业?


每年高校发布博士生清退名单的情况确实存在,清退的原因有很多种,超过就读年限只是表面因素,实际上反映的问题却很多。可能与以下这些因素有关:

  • 就读年限长,例如:国内博士研究生基本学制是4年,最长学习年限不得超过8年;

  • 避免学生混文凭,尤其是对学术造假等学术不端问题严肃处理;

  • 改变“严进宽出”的教育模式,毕业硬性要求越来越高;

  • 竞争压力大,无法做到家庭、事业和学习全面兼顾;

  • 长期联系不上学生,学生主动放弃;

  • 个人在事业上已经有了成就;



这些情况并不代表读博很难毕业,博士毕业难度当然是有的,但是不必过分焦虑,博士清退实际上仅占据一小部分比例。在学习期间认真对待学术研究和课程学习,积极与导师和同学交流,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顺利完成学业只是时间问题。


当然,在申请之前,一定要问自己,我想要博士学位的目的是什么


如果是真的喜欢投身科研,那么没有问题,如果只是想有一个博士文凭,我要留学落户或者我要评职称,那么前期选择的时候,一定要了解清楚,申请院校和博导,针对于毕业的要求是怎样的,可以选择一些学制短,且毕业难度无需发核心期刊,就可毕业的院校。


很多岗位都有年龄限制毕业后还能顺利找到工作吗?


大龄博士就业问题确实存在,但并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

首先,如果毕业当年年龄在35周岁以下,有机会报考体制内单位(如公务员、事业单位等)的话,建议可以尝试一下。



如果年龄在35岁以上,就业时可能选择会相对受限,大致的方向主要还是“高校”和“企业”。好的高校如985、211可能很难,但二三级城市或偏远地区高校还是可以的,部分学校对有职称的博士生年龄限制也会适当放宽,大家可以多留意一下博士人才招聘网站,上面会经常发布一些高层次人才招聘信息。


博士延毕真的是“家常便饭”吗?


根据社科学术圈2020年曾发布的一项相关数据显示,博士延毕率平均达到了39.68%,而在入学年龄方面,博士生的入学年龄越大,则平均延期率也越高



这样一看,博士延期毕业现象好像并不少见,但博士延期同样是受到很多因素影响的,就连不同专业之间的延期毕业率也会有较大差别,不必过度担心,坚持+方法+努力更重要!


面对经济、科研和家庭等多方面的压力如何平衡?


博士研究生面临经济、科研和家庭等多方面的压力是很正常的。为了平衡这些压力,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认真做好时间规划:博士研究生可以认真做好时间规划,合理安排时间,充分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 处理好家庭关系:博士研究生可以与家人沟通,相互理解和支持,共同面对困难和挑战。

  • 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博士研究生可以寻找稳定的收入来源,如兼职、奖学金等,减轻经济压力。

  • 与导师保持良好的关系:博士研究生可以与导师保持良好的关系,及时沟通,寻求帮助和指导,共同完成科研任务。

  • 保持良好的心态,提高身体素质:博士研究生可以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挑战和困难,同时保持身体健康,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规律作息等。

总之,博士研究生需要认识到自己面临的压力是正常的,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来平衡这些压力,才能更好地完成科研任务,实现自己的目标。



如何确保博士论文在查重过程中不被标记为抄袭?


确保博士论文在查重过程中不被标记为抄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引用规范:在论文中引用他人的观点、数据、图片等内容时,需要注明出处,并按照规范的引用格式进行引用。

  • 避免复制粘贴:在写论文时,不要直接复制粘贴他人的文章或段落,要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并注明出处。

  • 检查语言表达:在写论文时,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避免出现与他人文章相似的语言表达。

  • 使用查重工具:在提交论文之前,可以使用专业的查重工具进行检查,确保论文中没有抄袭内容。

  • 寻求指导教师的帮助:在写论文过程中,可以向指导教师寻求帮助和指导,确保论文的质量和原创性。

总之,博士研究生需要认真对待论文写作,遵守学术规范,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和质量,避免出现抄袭现象。


马来西亚博士留学优势


国内高校是博士申请人最先考虑的,但招生人数少,申请难度自然就上去了。一位申请人陈述国内申博现状,假设一位导师招收3个博士,但申请者可能有20人。而与申请人科研方向一致的导师又有限,于是排队开始,除去最优秀的3个,剩下的17个只能明年、后年、大后年再来,可结果还是不知道。



香港和澳门确实是热门申请地,但选拔标准也在上调。一位毕业于爱丁堡大学(2023年QS排名15)的申请人在澳门大学(2023年QS排名304)的博士选拔中落选,是一个信号

于是目光落向更远的地方。申请人们点开QS世界大学排名向下浏览,世界顶级名校大多在欧美国家,不考虑,直接原因是就读成本高,博士学制3-5年,在没有奖学金的前提下花费百万人民币,普通学生难以负担。跳过欧美,日韩两国需要除了英语以外的日语和韩语成绩达标,也不在考虑范围。



最终,选择落在了东南亚国家。马来西亚拥有5所QS世界排名前200的高校,全英语授课,一年学费2-7万人民币,生活成本和国内二线城市持平,于是“高性价比”的马来西亚成了最理想的申请地


大马博士毕业难度怎么样?


马来西亚读博通常3年内即可毕业。如果在国际性的期刊上发表文章,并且能够收录到Scopus,ERA检索数据库、在A类,B类检索期刊上的发表文章,可以申请提前毕业。除此之外,马来西亚博士毕业难度主要取决于读的是哪种类型的博士,研究型是最难毕业的,其次取决于在哪个大学读博士,不同学校博士的毕业要求不同



马来西亚公立大学毕业大部分有论文发表要求,最高的有两篇Scopus或者一篇ISI要求,以前五研究型大学居多,之外部分大学也承认ERA检索数据库和Scopus会议集,这个根据学校区分。


私立大学大部分没有发表论文要求(思特雅 UCSI university 泰莱除外),此外马来西亚博士发表要求也接受本地Mycit数据库, Mycit是马来西亚核心数据库(相当于马来西亚版本的北核,南核)。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