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案例来啦丨岗位制全奖博士申请经验分享

Y同学


BG:本硕双非 绩点3.2  雅思7  GMAT700


软背景:paper 3篇


目前已拿到了UZH的全奖offer,简单梳理一下我整个申请过程,希望我的经历能给其他申请者带来参考和启发。




为什么选择大师兄留学


在我萌生留学想法时,家人向我推荐了两家亲戚用过的中介,这两家都是知名的大型机构。同时,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我认识了大师兄留学的小助手。在对比了这三家机构后,基于多方面的信息和综合评估,我最终选择了“大师兄”作为我的留学中介,原因如下:


  1. 价格透明合理:与其他中介相比,“大师兄”提供的服务费用非常明确且合适,没有隐藏的额外费用

  2. 专业且负责的团队顾问老师的专业度和责任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几乎都能做到即时回复我的消息,对于我遇到的问题能够迅速给予解决方案。他们的态度始终如一,甚至在付款之后也未有任何变化,这一点打破了我之前在网上看到的一些负面评论。在申请过程中,他们也会认真考虑并采纳我提出的合理建议。

  3. 稳定的团队配置:在与“大师兄”合作的整个过程中,团队成员保持稳定,这对于保持申请进度和沟通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在申请过程中,选择合适的留学服务机构对整个申请流程至关重要。



文书材料


在博士项目申请中,我认识到文书的重要性不亚于其他任何环节。许多同学可能在投递大量申请后,还是没有面试,一定要重新审视文书,这一环节不能忽视。我有幸得到“大师兄”团队的指导,文书老师的创新思考方式对我的材料起到了显著的提升作用


鉴于我只申请了有限的岗位,这让我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每一份文书进行精细打磨。文书让我专注于呈现与申请项目紧密相关的科研经历,而对于其他经历,则仅作简要说明或不予提及。这样的策略确保了文书的内容紧凑且高度相关


动机信的撰写同样遵循了这一原则。我确保文书简洁而有力,仅包含基本信息、科研经历、对项目的深入理解以及我与项目间的匹配度。不必要的信息则毫不犹豫地剔除。



面试


苏黎世大学的博士面试极富专业性,教授们在评估申请者时不仅考虑专业匹配度,也看重对项目的热情。


通常情况下,每个岗位会邀请3~6位申请者参加,如果是2个名额,则约有15人参与。

我个人经历了两轮面试,一旦通过筛选,后续流程进展迅速,而且面试时间安排相对灵活,都可以适当地根据个人的日程进行调整。


面试通常持续30~60分钟,在这个过程中,导师会明确提出期望,并指导申请者准备大约十分钟的研究介绍或围绕主题的研究计划。尽管面试初期没有特定任务,但教授会通过基本问题了解申请者。随着面试深入,问题逐渐转向更技术性的讨论。


对于“大师兄”的学员来说,不必过于紧张,因为他你会在面试前获得资深老师的模拟面试指导。我当时也经历过的,极大地提升了我的面试准备


我的第一轮面试像是与一位耐心长者聊天,导师给出的RP反馈,清晰了我的思路,为我提供了新的灵感。面试问题大多是常规的,提前的准备使我能够应对大部分问题。

第二轮面试则更像是一场学术辩论,我通过熟悉自己的文书和研究计划,以及研究前沿的阅读,准备了自己的观点和对未来工作的看法。面试过程中,即使导师会打断提问,我也能够保持谦逊和诚恳的态度,凭借充分的准备和应对技巧,顺利地回答问题。


小助手也整理好了独家面试资料,包括【自我介绍示例与解读、面试高频问题与回复思路、申博面试感谢信模板】,赶快扫码领取吧~




欧洲岗位制博士相关信息的获取渠道


岗位制博士的申请过程与求职相似。


岗位制博士项目通常与特定的研究项目绑定。一旦有了项目资金,教授就会在网站、推文和邮件列表上进行宣传。


大学官网


通过大学官网直接获取博士职位信息是最直接的方法。


在荷兰、瑞典、德国等国家,如果导师有PhD职位空缺,通常会在学校的官方网站上发布。对感兴趣的职位,可以直接提交申请。


要寻找大学的空缺职位信息,你可以在谷歌上搜索“学校名称 + PhD Vacancy”,通常能快速找到相关信息。


综合网站



公众号


公众号也是一个宝贵的资源,例如“大师兄留学”,它提供了丰富的PhD申请信息,并且更新及时,有时还能通过内部渠道获取独家信息,从而利用信息差取得优势


建议大家不要盲目大量投递简历,像在德国,除非已经有了项目资金或者自己准备申请奖学金,否则很难申到。


建议大家订阅与自己研究方向相关的邮件列表,这样可以最快速地获得相关领域的最新招聘信息,找到与自己研究方向匹配的职位时,获得面试的机会大大增加。同样也不要忘记订阅与自己专业相关的邮件列表哦。




Comments


bottom of page